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四川陕西美食推荐理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四川到陕西美食推荐理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天府之国的称号是指四川还是陕西?为什么有的头条大V说陕西才是天府之国?
  2. 有人说从方言的角度看,陕西和四川文化系出同脉,您认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天府之国的称号是指四川还是陕西?为什么有的头条大V说陕西才是天府之国?

众所周知“天府之国”就是现在的四川,指的是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其实“天府之国"最早说的是陕西,因四川都江堰的建成,陕西的“天府之国"被四川取代成为专利权。

四川到陕西美食推荐理由(陕西四川旅游路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府"最早出现在秦朝,而秦朝定都陕西长安(现在的西安),就是因为陕西关中平原是“天府之国"。关中平原即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地区,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达到3.6万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陆海"、“天府",在秦朝修建郑国渠之后,关中关原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陕西“天府之国"由此得名。

在秦朝“天府之国"的称号的确指的是陕西并非四川,秦朝时修建的郑国渠也是号称中国的大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公里,灌溉面积达4万倾,加之咸阳一带密布河网水系,让关中平原成为富庶之地,天府之国。随着四川都江堰水程建成,四川取代了陕西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灌溉面积比陕西郑国渠面积更大,举世闻名,万代受益。风调雨顺,粮食大增,更是富庶之地“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约26万平方公里,而汉中平原只有3.6万平公里,人们就认定了四川才是“天府之国”。

四川到陕西美食推荐理由(陕西四川旅游路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作为一个四川人,公正、客观的评论一下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最先是指关中平原,这是不***的事实。后来由于李冰父子重修都江堰,引泯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使得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水患无忧、大旱不愁,成为了比关中平原更为富庶之地,再就是四川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免受了许多割锯势力的干扰,四川先民就在这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下辛勤劳作,富甲一方,过着悠闲的生活 。就像天上的神仙一样衣食无忧。所以,号称天府之国,天府之国也不是四川人自封的,也是要局外人认同的。有人说天府之国是独指成都平原,这点我是不认同的,我记曾记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他老人家到四川来视察时曾说过:四川乃天府之国也,四川很有希望。***他老人家对天府之国的四川寄以了无比的厚望。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归纳:天府之国泛指四川盆地内大部包括成都平原、盆地丘陵地区,还有现在重庆市所辖的部分地区。

这几年陕西怎么了?先是跟河南争中原的名号,现在又跟四川争天府之国。我既不是陕西人也不是四川人,不过我在西安和成都都工作过。说实话从地理位置上,关中平原被某些人引经据典说是历史上的中原地区太过牵强了,这就好比北京人因为自己在首都居住就比外地人多了更多的话语权一样的道理,什么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都是当地人说的溢美之词。谁不说自己家乡好呢?硬要张冠李戴就遭人嗤笑了。跟四川争天府之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天府之国之前并不是专属头衔,只有大家约定俗成了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不能因为某个故人说了家乡天府之国就盲从跟风,成都的天府之国也就局限在成都平原那一片,再盲目扩大也是浮夸自卑心理在作怪。因为生长于斯,就无限热爱本无可厚非,即使有了地震洪水泥石流,也会选择性遗忘,这就是家乡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不要主观抬高自己打压别人就是好同志。故意寻章摘句引经据典浮夸自己家乡就显得短视无知且小家子气了,不值得提倡。

四川到陕西美食推荐理由(陕西四川旅游路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府之国本来就是指的四川,陕西之所以争是因为汉中,的确隆中对中所谓的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指的就是汉中,但是当时汉中地属于四川。后来行政区域划分将汉中划归陕西。如果陕西真要争这名头,四川大度——你拿去无妨。

必须是陕西呀?在唐朝时候西安就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这里是永远的世界古都,这里才是名符其实的天府之国,这里是华夏文明开始的地方,这里是客家人发源地,这里是海外华人的心灵故乡,这里是最有名的礼仪之邦,孔孟之乡。

陕西有最好的历史影响,区位优势,从历史角度来看,未来一切皆有可能,陕西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陕西西安的国际化指日可待

这里有最好的秀丽江山,这里有最好的宜居环境,所以说,选择天府之国陕西没错


有人说从方言的角度看,陕西和四川文化系出同脉,您认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秦人文化输出最好的地区就是巴蜀地区了!

这伴随着政策移民和自发性移民。从秦征服巴蜀开始到清末,关陇地区对巴蜀的移民就没中断过!

当然巴蜀的中原化或者说汉化是秦人为主的秦移民完成的!

虽然现在的西南官话形成于明清之际,但是依然抹不掉关陇话对其的影响!

后期的巴蜀移民中关陇移民比重降低,让很多人误认为今西南官话没有了关陇话的影子,实则不然,西南官话中有大量关陇土话仍然存在。词汇发音依然是关陇话,只是语调起了变化!依然是秦腔楚韵,有兴趣的可以观察一下成都话和关陇话的相似度!

西南官话和关陇话用方言读书面语时,除了调不同!词汇发音完全是一致的!

四川方言是西南的官话,说这种方言的范围很大。云南、贵洲、湖南、重庆,都说的是这种方言。陕西的汉中市、湖北的恩施市也说的是这种方言。在这种方言覆盖范围内的地区,发音基本上相近,语言结构也是大同小异。

而陕西省的方言则非常复杂。陕北的延安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方言,这种方言覆盖范围不大。榆林市的南部和延安市全镜都是这种方言,称之为陕北话。榆林北部口音类似于鄂尔多斯市南部的口音。其中神木市和府谷县的语言和鄂尔多斯市的东胜区,康巴什新区的方言基本上相同。光陕北就有两种语言了。

再看看关中地区。关中方言以西安咸阳为中心,辐射向周边县市。关中方言以西安话为主体。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的方言与西安话相近,是同种方言。发音上大同小异,语言结构基本上相同。关中方言还有一种,那就是宝鸡话。宝鸡话不同于西安话,差异明显,自成一派。而且宝鸡市的不同区域,还有不同的方言。凤县、麟游、凤翔这三县的语言各不相同,与宝鸡话大相径庭。宝鸡市起码有三种方言,加上西安方言,关中有四种以上的方言。

再看陕南。陕南语言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汉中市紧临四川,所以汉中西南部都说的是四川方言。因为汉中市在元代以前是四川省管辖,元代才划归陕西省,所以汉中人说四川话就不奇怪了。再说安康市,安康市语言也非常的杂。南面靠近重庆的部分,口音就接近川音。而北面靠近商洛的,就和商洛的客家话相近。安康市的小区域方言,我知道的就有四种以上。再说商洛市。商洛市也有好几种方言。其中商县、丹凤、洛南、商南,这几个县的语言是一派。他们的语音介于西安话和客家话之间,俗称本地话。说这种方言的人都是最纯正的商洛本地人。另外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的语言自成一派,因为这片区域的人都是老祖先从外地迁移过来的,所以这种方言称为客家话。另外还有介于客家话和本地话中间的一种方言,叫做下河话。商洛市方言起码超过五种以上。

综合来看,陕西方言复杂多样,而四川方言则比较单纯。而陕西和四川方言方近的只有汉中市西南部,安康市南部很小一部分。其它的地方则是迥然不同,由此可见,从方言的角度看。四川和陕西的文化是两种不同起源的文化,并非同脉。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还请大家多多指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四川到陕西美食推荐理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四川到陕西美食推荐理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